近日,記者走進貴州省凱里市舟溪鎮黨建產業園蔬菜種植基地,300余畝蔬菜基地接天翠綠。
時下,正值豌豆尖成熟的季節,基地里十余名工人正忙碌地進行采摘、裝框,這些采摘后的蔬菜將送往凱里全市各個中小學食堂,制作成學生們的營養午餐。
貴州省凱里市舟溪鎮黨建產業園蔬菜種植基地豌豆尖已成熟。
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,全面助推鄉村振興,2021年來,凱里市鼓勵各大中小學校、營養餐公司與村級合作社、蔬菜基地開展“校農結合”,讓“菜園子”直通“菜盤子”,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的同時,守好孩子們的“營養關”。
“我們的蔬菜基地是通過土壤技術改良之后,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蔬菜種植的?!闭谑卟嘶剡M行技術指導的農技專家顧平介紹道,“基地種植有菜心、豌豆、甘藍等蔬菜,不僅品質好,而且綠色無污染,營養價值高。之前這些優質蔬菜主要是遠銷上海、深圳、香港等地,現在蔬菜基地與學校開展‘校農結合’后,我們凱里的學生每天吃的都是這些基地菜了,既安全又營養?!?/p>
據了解,凱里市“校農結合”主要是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+學?!钡倪\營模式,由學校、配送企業牽頭與合作社、蔬菜基地簽訂農產品銷售合作協議。并通過“按年下大單、按學期下中單、按星期下小單”的“三單”模式,實現“訂單式”采購配送。目前,凱里全市完成“校農結合”基地掛牌7個,完成簽訂農產品產銷合作協議41個,訂單覆蓋種植養殖面積4500畝。
為守護學生“舌尖”上的安全,對于“校農結合”所采購的農產品均建立了專門的資料庫,收納了所有采購農產品的批次信息、產地來源資料等。同時,在收購前、收購時、產品入庫后,全程由質檢部門進行抽樣檢測評估,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,保障學生們入口“放心”。
記者了解到,自凱里市開展“校農結合”后,不僅解決了學生從“吃得飽”向“吃得好”的轉變,更是改善了學生的營養結構,促進了學生身體健康。同時,在“校農結合”帶動下,全市農業產業得到突破性發展,當地農戶依靠種植蔬菜實現了增收致富。
責任編輯:田園黃蝶 謝威
總平臺審核編輯:毛丹